可以通过PyroSim用户界面执行运行FDS仿真的方面。这包括设置仿真参数,执行单线程和多线程仿真,运行远程集群仿真以及恢复先前停止的仿真。
1、仿真参数
在中运行模拟之前,应调整FDS 模拟参数以适合该问题。这可以包括诸如仿真时间,输出量,环境参数,成角度的几何体到块的转换以及其他仿真值之类的参数。
若要编辑模拟参数,请在“分析”菜单上选择“模拟参数”。
这将显示仿真参数对话框。参数分为几个类别,每个类别位于对话框的另一个选项卡上。
时间:可以在“时间”选项卡上输入全部与时间有关的值
开始时间:将模拟时间t=0重新映射到其他时间。这用于格式化输出时间,并且对于娱乐场景很有用。
时间结束:结束模拟时间。
初始时间步:覆盖默认时间步。
不允许时间步长更改:放置FDS动态更改时间步长
不允许时间步长超过初始时间:放置FDS允许时间步长超过初始时间步长.
2、输出
“输出”选项卡提供了对输出值的记录方式的细粒度控制
启用3D烟雾可视化:结果中是否显示烟雾。如果启用,则可视化可以基于模型中的各种种类。
将文本输出限制为255列:限制将多少列写入CSV输出文件。
输出文件写入间隔:指定写入各种输出文件的时间间隔
3、环境
使用“环境”选项卡可以设置各种周围环境属性,如图130所示。
此选项卡的一个方面是重力的规范功能。在X , Y和Z方向的每个方向上的重力都可以定义为斜坡函数。这是用户可以在隧道或空间应用中对重力的复杂行为进行建模,在这些应用中,方向的空间或时间变化可能会改变幅度矢量。可以将每个斜坡设置为根据沿X方向的位置或时间而变化。
4、初始化区域
虽然“环境”选项卡提供了对周围环境条件的控制,但是可以使用“初始化区域”在模型的各个子区域中指定不同的温度,
压力和物种的质量分数。
要创建一个初始化区域,请退出“模拟参数”对话框,然后子啊“模型”菜单上选择“新建初始化区域”。
这将打开“初始区域”对话框,如图131所示。在“常规”选项卡上的区域中指定要覆盖的所需温度,压力或物质的质量分数,然后在“几何图形”选项卡 输入体积参数。按确定创建初始化区域。
5、风
可以通过选中“Configure Wind”,然后单击“编辑”按钮来指定风参数。这将打开“风”对话框,如图132所示。
所述风廓线卡提供风速和温度如何发展作为仰角的函数控制。有两个选项可用于定义风廓线:自定义和Monin-Obukhov相似度。
“自定义轮廓”参数可根据海拔高度对初始风速,方向以及速度和温度进行细粒度控制。
初始风速:可以使用三种方法指定。
速度和方向:允许指定速度和方向。方向指定为一个角度,其中0°表示从北向南吹来的北风。90°角表示东风从东吹向西。
摩擦速度(u *):FDS的Monin-Obukhov相似度来计算速度。方向已明确定义,如上所定义。
紫外线成分:定义了速度的U和V分量,其中U对应于X轴,V对应于Y轴。
Z速度:允许在Z方向上定义速度分量。
速度配置文件:可用于定义X,Y和Z方向上的风速作为高程的函数。
温度曲线:本部分定义了风的大气温度曲线。
地平面:默认情况下,“地面”平面(海平面)所在的模型中的高程为Z = 0.0。
失效率:定义温度随温度升高或降低的恒定速率。
Z温度曲线:或者,可以为温度指定一个自定义函数,以作为海拔的函数。
如果“风廓线”设置为“Monin-Obukhov相似度”(如图133所示),则使用中定义的一组相似度参数指定风廓线。
热稳定性:表示温度随着海拔升高而稳定。可以将其设置为多个预定义值或自定义值。
风景:指示模型中的地形类型。也可以将其设置为多个预定义值或自定义值。
参考高度:
限定在其中的各种参数进行测定,例如风的高度速度,摩擦速度和缩放位温。如果标度潜在温度或摩擦速度未知,则将由FDS使用速度,参考高度和横向值来计算它们。
“随时间变化的速度”选项卡允许根据时间控制风速。当风廓线确定模型中各个位置和海拔的基本速度时,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参数会提供乘数,这些乘数将应用于这些值以随时间变化。
“自然风”选项卡提供了通过指定距离上的压降来允许风自然发展的功能。这可能对过境隧道建模很有用。
仿真器:模拟器”选项卡提供对FDS中使用的模拟器的控制。有关各种参数的更多信息,请参考《 FDS用户手册》。
辐射:“辐射”选项卡提供对FDS中使用的辐射参数的控制。
角度几何:
PyroSim允许绘制与FDS所需的求解网格不对齐的障碍物和孔(图137)。要写入FDS输入文件,PyroSim将这些对象转换为与轴对齐的块。PyroSim将在生成FDS输入文件时自动执行此操作,或者可以通过右键单击对象并选择“转换为块”来手动为单个对象执行此操作。
仿真参数对话框的“成角度的几何体”选项卡提供默认参数,这些默认参数控制将障碍物和孔转换为FDS输入文件的块,如图134所示。
转换过滤
控制将哪些对象为块。仅栅格化未与轴对齐的对象【默认】这样可以防止已经是轴对齐块的对象在转换引擎中进行处理。
栅格化全部对象
强制将全部障碍物和孔洞(无论其形状)转换为块。
分组
控制将结果对象转换为块后如何创建它们。这与将对象手动转换为块更相关。
将块分组为复合对象[默认]
对于每个转换的对象(例如墙),创建一个结果对象,该对象是全部子块的组合。
为每个块创建一个对象并添加到组中:为每个结果块创建一个新的PyroSim对象。然后将这些对象添加到代表原始对象的组中。
块大小:控制结果块的大小。
允许结果块跨越多个网格单元[默认]
得到的具有相同属性的相邻块将合并为一个块,从而大大减少了生成的块的数量(图135)。
力块不大于一个栅格单元的厚度
块将不会合并(图136)。这可能会创建大量的块,这些块将占用更多的内存,但具有更容易删除的优点。
增稠:控制是否允许对象变薄。
允许细小的障碍物[默认]如图138所示,使对象变薄。通过在“障碍物属性”对话框中启用“加厚”,可以将其覆盖为障碍物。
强迫全部障碍物变厚
防止全部障碍物变薄(图139)。
合并具有相同属性的对象[default = true]
如果结果块具有相似的属性,则允许跨源对象合并块。例如,如果这是正确的,并且绘制了具有相似属性的两堵墙,则它们转换后的块将合并到同一组或复合对象中。这可以进一步减少所得对象的数量。
单独的不相交对象[default = true]
如果对象的块不接触,则防止其合并。
合并时忽略名称[default = false]
控制在确定对象是否“相似”时是否考虑名称。
合并转换后的块
增厚对转换块的影响
杂项标签:
此选项卡允许设置一些其他仿真和模型属性。
默认表面类型
这指定要应用于网格边界的表面。
强制混合分数模型(如果需要)
这可以检测是否正在使用输出量,例如设备是否正在使用输出量,纹理起源设置全部纹理原点的全局XYZ位置。